二手車買賣里的彎彎繞
作者:無錫市錫山區(qū)人民法院 發(fā)布時間:2023-10-09 瀏覽次數(shù):3819
案情介紹:
“金九銀十”是二手車銷售的傳統(tǒng)旺季。據(jù)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3年9月1日至17日,二手車交易共79萬輛,同比增長2%,9月全月二手車交易量預計在160萬輛左右。二手車因價格低、交易便利等特點受到不少購車人的青睞,交易火爆。但二手車交易也存在著主體良莠不齊,交易手續(xù)不規(guī)范等問題,直接導致二手車交易糾紛頻發(fā)。近日,錫山法院便審結了一起因二手車交易產生的買賣合同糾紛。
2023年3月6日,王某看見張某在朋友圈發(fā)布的二手車的銷售信息,遂通過微信聯(lián)系張某表示欲購買二手車,并支付了6000元意向金。雙方商定王某購買的二手車包括豐田雷凌汽車(68000元/輛)和廣汽IA5汽車(66000元/輛)各3輛。張某承諾王某所購車輛均可正常過戶。雙方談妥后,王某便向張某指示的常某的銀行賬戶轉賬支付購車款375000元。3月9至日3月14日,王某按照張某、常某的指示提取了2輛豐田雷凌汽車和3輛廣汽IA5汽車,并將車輛托運至蘇州。此后,王某多次催促張某和常某交付最后一輛汽車,并要求二人配合將車輛過戶。張某和常某雖滿口答應,但始終未能配合王某完成車輛的過戶登記。王某察覺異常后,便查詢了其所購車輛的情況,發(fā)現(xiàn)其所購車輛上均存在抵押,而且車輛性質為用于出租客運的營運車輛,無法正常過戶。王某發(fā)現(xiàn)上述情況后,多次找張某和常某交涉處理方案,但雙方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王某無奈,便將張某和常某告上法庭。
庭審中,常某表示,其銀行賬戶中確實收到了王某所稱的轉賬款項。但其銀行卡是由朋友控制的,和王某聊天的微信賬號也非其使用的賬號,其也不認識張某,也不清楚案涉汽車交易的事情。
裁判說理:
法院經審理了解到,王某并未和張某、常某簽訂買賣合同,其甚至連與其進行微信聊天的“張某”和“常某”的具體身份以及二人與案涉車輛是何關系都不清楚。根據(jù)案涉車輛的機動車行駛證來看,王某購買6輛二手車均是登記在案外人名下,與張某和常某均無關聯(lián)。法官認為,雖然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常某參與了案涉車輛的交易,但常某確認了收款的銀行卡是其朋友曹某控制,也就是說其朋友與案涉交易可能存在著關系。因此,法院通知案外人曹某到庭。曹某到庭后確認了案涉交易的相關情況,并表示案涉車輛并非無法過戶,而且目前已經具備了過戶的條件。經法院主持調解后,王某和張某、常某、曹某均表示愿意就已經交付的5輛汽車完成交易,并在交易后就相關款項進行結算。
審理結果
經法院調解,雙發(fā)達成調解協(xié)議。
一、張某、常某負責辦理5輛案涉車輛營轉非的相關手續(xù),并配合王某將車輛變更登記至王某指定人員的名下,因車輛提檔而產生的費用由王某承擔。無法順利交付的車輛,由張某、常某退還王某購車款51000元。
二、張某、常某確認2輛車因涉事故,故同意按照按90%的價款結算,結算后,張某、常某退還王某購車款13400元。
三、張某、常某支付王某墊付的停車費5370元、配鑰匙費2350元,合計7720元。
四、若張某、常某無法于2023年9月20日將5輛車輛
變更登記至王某指定人員的名下,王某有權要求張某、常某收回上述車輛,同時退還購車款328000元并賠償違約金78720元,合計406720元。
法官評析:
本案反映出來的二手車交易的問題十分典型。隨著網(wǎng)絡和自媒體平臺的發(fā)展,二手車交易早已經突破了線下面對面實體交易的傳統(tǒng)界限。越來越多的二手車商選擇通過門戶網(wǎng)站、微信朋友圈、短視頻平臺等方式發(fā)布交易信息,完成交易行為。這些做法極大地擴展了交易對象的范圍,促進了交易的便利化。但線上交易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消費者無法實際查看車輛,對車輛的質量和性能無法做到充分的了解,交易雙方在車輛交付后常因質量問題產生爭議;合同簽署不規(guī)范,很多交易僅是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確認交易,雙方商談的內容較為簡略,在產生爭議后,相關約定難以確認;交易主體模糊,二手車交易常存在多重主體的情況,即車輛的出賣人和所有人可能不一致,在買賣雙方簽署合同不規(guī)范的情況下,一旦產生糾紛,交易主體往往也成為各方爭議的焦點。
針對上述問題,法官提醒到,二手車交易因交易標的的特殊性常常會在車輛質量,交付時間、地點,過戶手續(xù)等方面產生爭議,因此,交易雙方一定要注重書面合同的簽訂,將車輛的情況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盡可能詳細地約定在合同之中,以避免產生爭議,爭議一旦發(fā)生,雙方均要注意保留證據(jù),以備訴訟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