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自家的房子要被拍賣,被執行人蔡某終于急了,主動聯系執行法官表示愿意償還20萬欠款,最終通過積極籌措,一次性還清款項。

輕信親戚,成了被執行人

事情得從李師傅跟隨王老板在內蒙古工地從事水暖安裝工作說起,到了年底結賬時,由于王老板資金緊缺,李師傅的20萬元工資款遲遲未能到位。在李師傅的多次催要下,王老板出具了一份欠條并約定半年內結清。為了讓李師傅徹底放心,王老板還三言兩語成功說服自己的親戚蔡先生加入了債務,一同在欠款人處簽字。

但約定的時間到了,欠款卻遲遲不見蹤影,李師傅只能向如皋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分期履行的調解協議。

遠在四川,尋求幫助

“徐法官,你可得幫我做主啊!”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遠在四川的李師傅心急如焚地向執行法官尋求幫助。為了盡快幫李師傅拿到“血汗錢”,執行法官立即著手辦理此案。

然而,經調查,王老板已杳無音信且其在法院的執行案件較多,執行標的高達上百萬。在另案中,王某名下的不動產被成功拍賣,但根據分配原則,李師傅僅能受償一萬六千元。

另一邊,蔡先生雖到院接受談話,但其態度卻十分抗拒:“我又沒欠姓李的工錢,我只是好心簽了個字。這錢你們該找誰要,找誰要去。”鑒于此,執行法官仔細釋明法律關系,著重解釋“在欠條欠款人處簽字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并提醒其今后要增強法律意識,不能輕信別人,隨意簽字。對于執行法官的耐心溝通,蔡先生一口應下:“這錢我還了,當買個教訓。”

房子面臨拍賣,主動把案結

面對執行法官的多次敦促,蔡先生卻又顧左右而言他。執行法官只能對其名下房屋進行查封,并再次聯系蔡先生,敦促其履行義務,但未果。“看來得動點兒真格才行。”看著企圖逃避執行的蔡先生,執行法官決定換一種方式。數日后,執行法官前往房屋處張貼執行公告。

得知自己住的房子真要被拍賣,蔡先生這次慌了神,連忙主動聯系執行法官:“徐法官,千萬別拍賣我房子,我馬上籌錢。”兩個星期后,蔡先生悉數繳納款項至法院賬戶。隨后,執行法官將執行款發放至李師傅,至此,該起勞務合同糾紛得以圓滿執結。

“我只是做了本職工作,李師傅卻記在了心里,還大老遠寄來了錦旗。”五日后,執行法官收到了李師傅從四川郵寄的鮮紅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