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涉網犯罪探析與對策
作者:杜秀蘭 發布時間:2007-03-28 瀏覽次數:2874
[內容摘要] 目前,我國互聯網站已達70萬家,上網用戶逾1.1億 .互聯網已成為信息社會的基本工具,成為影響巨大、最具有潛力的大眾媒體。但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同時,個別網站也存在著傳播不健康信息、刊載格調低下的圖片、提供不文明聲訊服務,甚至傳播黃色內容等嚴重危害社會的問題,成為犯罪的重要誘因。而未成年人的意志較為薄弱,自控力差,因此網絡就成了誘發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溫床。本文采用調查分析的方式,對筆者所在法院2006年審結的未成年人涉網犯罪案件進行探析,并提出對策,以期對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涉網犯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有所貢獻。
一、未成年人涉網犯罪的現狀根據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04年至2006年全市法院共判處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數達2038人,而全市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占犯罪人數的比例,2004年為11.07%、2005年為12.55%,而2006年則為14.13%,呈上升趨勢。徐州市鼓樓區法院2006年審理未成年人涉網犯罪案件33件96人,占71.11%。這些案件以暴力犯罪為主,搶劫、盜竊、故意傷害、詐騙、強奸案件是涉網犯罪的主流。其主要特點表現為:犯罪主體低齡化?平均年齡只有17歲;文化程度偏低?96人中初中文化的64人,小學文化21人,高中以上11人;作案手段多元化?這33起案件涉及8種犯罪;作案形式團伙化?通過網絡上的QQ迅速結伙作案,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單親等特殊家庭涉網犯罪的未成年人較多。據統計,單親等特殊家庭中涉網犯罪的未成年人占56%。
二、未成年人涉網犯罪頻發的原因
(一)網絡經營者屢屢違規。目前網吧經營者在利益驅動下屢屢違反相關規定,本來“禁止接納未成年人”和“零點斷線”是網吧的行業規范,可涉案網吧幾乎無一例外違反了此規定,導致許多未成年人夜不歸宿。被告人褚某某、楊某某、馬某某等八名不滿十六周歲的初中生,都是在寒暑假期間通宵上網聊天、打游戲而認識、結交,染上網癮后,為籌集網資,在網吧附近,瞄準其他未成年人,多次持刀搶劫,以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網絡內部存在漏洞。在互聯網上這個虛擬社會里,由于管理存在漏洞,許多色情電影、暴力游戲、非法論壇屢見不鮮,這些暴力、色情的信息能夠被青少年輕易獲取,又由于青少年人生經歷短淺,他們由此而想入非非,不務正業,走上犯罪道路。如被告人賈某、張某某、朱某十二人均是未成年人,輟學無業,糾集在一起以上網為樂;以網吧為家;以為“朋友”幫忙為業,以網上的QQ號為聯系方式。如有事主需要“幫忙”,被告人便會在網上的QQ上得到信息,迅速糾集同伙趕到現場大打出手。十二名被告人均被判刑入獄,其中一名被處刑十四年。
(三)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其可塑性強。在沉迷網絡聊天和暴力游戲后,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響,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往往會走上犯罪道路。如被告人王某某強奸一案,王某某由于上網看黃色錄像后,產生強勁的性沖動,誤認為奸淫女孩會被判刑,猥褻(民間稱雞奸)男孩不是犯罪,于是在一個月內,采取恐嚇、威脅等暴力手段猥褻男童12人。
(四)家庭缺失關愛。在單親家庭、父母被判刑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等特殊家庭中,青少年往往得不到家庭的關愛照顧,而這些青少年的鄰里、同學等又對其另眼相待,使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缺乏關愛,而網絡的虛擬世界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如十四歲的徐某,父親被處極刑,母親尚在獄中,他吃住在網吧,給網吧老板當廉價童工,最終因持刀搶劫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涉網犯罪的對策
青少年涉網犯罪案件的增多,應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只有從公安到工商,從學校到家庭都來重視這個問題,才能遏制犯罪增多的趨勢。具體對策如下:
(一)加強網絡教育。一方面全社會要樹立全新的與網絡文化教育相適應的觀念,讓青少年在網絡文化中充分吸收營養,為其健康成長服務;另一方面要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特征進行合理調控和積極疏導,并以后者為主。應當充分利用社會各大媒體包括互聯網本身,大規模地宣傳網絡法律,報道網絡案例,要讓未成年人懂得網絡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一樣需要規范,從而努力做到嚴格遵守網絡秩序,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和防范網絡風險,樹立起良好的網絡道德意識和法律觀念。
(二)凈化網絡環境。1、治安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規范對網吧,電腦屋的治安管理,對網吧相關場所性質進行科學的定位,制定相應的治安管理法規。同時,發揮轄區派出所治安民警對網吧治安巡視的作用,提高對“網吧”各種安全操作系統漏洞及時發現的能力。2、公安、文化、工商,郵電等部門的監管人員相互配合,各司其職,監督檢查經營者嚴格遵守《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辦法》。首先,盡快開發安裝“網吧”過濾器軟件,對那些在電腦上設置密碼或防護切換程序,給執法部門設置障礙的違法經營者,一經發現,可令其立即整改,并依法嚴肅查處。其次,建立并落實“網吧安全專管員”負責制,擔負起上網的安全檢查,巡視和控制職責。3、加大對校園以及周邊環境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徹底清理、整頓學校周邊的網吧,將校園周邊的日常管理責任落到具體的部門和單位,充分發揮居委會等群眾性組織在維護校園周邊地區治安秩序中的積極作用,使這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
互聯網已成為我們青少年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友聊天、娛樂休閑的重要途徑,青少年成為互聯網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但是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同時也帶來了青少年網絡犯罪的新問題,禁止青少年上網并不是徹底解決青少年網絡犯罪的根本辦法,關鍵是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互聯網,合理使用互聯網,讓網絡成為青少年學習和生活的良師益友,促進青少年在信息時代和網絡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