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收到朋友發來的照片,那照片上的向日葵長勢很好,葵花金黃。朋友帶著孩子在向日葵旁留下美麗的倩影,看著朋友的留言,不禁暗想,現在的孩子真可愛,年齡不大,奇怪的想法卻挺多。他說,自己那個剛上學的孩子不久前給我上了一課。是什么原因讓朋友有如此感慨?我耐心地將他的留言看完。原來,調皮的孩子看到向日葵每天都追隨著太陽轉動,覺得很好奇。又觀察到向日葵都是低著頭的,但葵花里卻長滿了瓜子。孩子的好奇心被觸動了,心里想,如果讓向日葵仰著頭,那么結出的瓜子會不會比低著頭的葵花長得更飽滿呢?于是,幼小的孩子開始了自己的實驗,他將其中的一棵向日葵用小繩子固定好,使它一直仰著頭,傲視前方。

 

好奇的孩子,每天都要去察看他的“實驗”有何進展程度。很快,在孩子的期盼和等待中,向日葵成熟了。孩子將他的許多小朋友也都叫來了,他欣喜地將那個一直仰著頭的葵花小心翼翼地摘了下來。他希望看到一個可以在小朋友面前眩耀自己的機會,可是,一聲哭聲替代了他原本想要的那個歡喜跳躍的場面。原來,那個一直傲視前方的葵花盤,里面全都爛了,沒有一粒瓜子,孩子的虛榮心一下受到刺激,在小朋友面前夸下的海口無法兌現,他哭著跑了,身后仍可以聽到小朋友在不停地奚落著。

 

朋友講,當時他也不敢看孩子那失望的表情。他說,自己從小也僅僅知道向日葵是低著頭,隨太陽轉動的,從沒聽說有仰著長的向日葵呀,但什么原因自己也不清楚。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答案,他專門請教了專家。專家說:如果向日葵一直高仰著頭,盤子里面就會積滿許多雨水,可它又無法自己將雨水排出,久而久之,原來應該是長滿瓜子的葵花,就變成了滋生腐敗的溫床。因此,金黃的葵花總是低著頭,這樣細菌就沒有機會呆在里邊了。

 

朋友告訴我,聽了這些后,他對孩子講了造成這次“實驗”失敗的原因,同時自己也有所頓悟。他對我說,孩子的實驗結果無疑給自己上了一節課,使自己明白做事與做人一樣,必須要學會謙虛,不可目無一切。懂得了低頭并不是自卑,可以說它更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讀著朋友的留言,我想,一個人只要有低頭的勇氣,那么他一定有抬頭的底氣。正如,當年韓信曾經低頭,忍受胯下之辱;三國劉備曾經低頭,三顧茅廬屈身恭請孔明出山;越王勾踐曾經低頭,臥薪嘗苦膽。他們之所以能夠低頭,就是因為在低頭的那一刻,就堅信自己必定有抬頭的機會。

 

低頭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謙遜的態度。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就必須記住要學會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