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貫穿一條主線: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黨組響亮提出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題。突出三個特點:堅持政治方向,服務大局;堅持司法公正,講究效率;堅持隊伍建設,提高素質。”310日晚,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祥國在江蘇團駐地京西賓館,高興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在談了自己對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深刻感受時說,王勝俊院長的報告語言樸素、數據翔實,一條主線和三個特點非常鮮明。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各項工作,客觀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特別是深入分析了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今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切實可行,是一個求真務實的報告。林祥國認為,報告高舉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總結了近年來法院認真履行職能,銳意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有許多工作亮點。這些總結是對法院工作的理性思考,特別是對新形勢下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及司法能力之間的差距和矛盾所做的冷靜分析,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很強的針對性。

林祥國告訴記者,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很多關于堅持服務大局,依法保障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話題,這也引起了兩會代表和委員們的熱烈討論。報告著重報告了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落實宏觀經濟政策、知識產權自主創新等方面,積極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我們高興地看到,自去年以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下,江蘇各級法院履行司法職能,努力降低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早在去年8月,省高院對經濟形勢變化引發的各類經濟糾紛開展了專項調研,并向省委作了專題匯報,提出了相關司法建議,省委書記梁保華、省長羅志軍專門作出批示。去年9月份起相繼出臺了《關于積極應對當前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等多個涉及經濟審判的規范性司法文件,以指導全省法院依法審理好因經濟環境變化引發的涉及金融、債務、房地產、企業改制、破產重組等案件。省高院還專門成立了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司法應對工作小組,全省大部分中院和基層法院也成立了相應工作機構。

我國司法機關在依法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道路上,邁出民生司法的堅實步伐。林祥國說,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民生被擺上重要位置,成為關鍵詞。最高人民法院推出17條新的司法便民措施,不斷完善司法為民工作機制,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繼承和發揚馬錫五審判方式,方便群眾訴訟制定了一系列司法利民、護民、便民措施。比如建立訴訟服務中心,為涉訴群眾提供查詢、導訴、答疑、調解等一站式服務,采取上門立案、預約開庭、減免訴訟費用等措施,實行網上直接立案,為方便偏遠地區群眾參與訴訟,切實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成為各級人民法院持續推進司法為民所適用的重要原則和有效方式。

林祥國說,報告對2009年工作的安排提出了五個著力:一是著力服務大局,二是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三是著力保障民生,四是著力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五是著力加強隊伍建設。林祥國表示,五個著力覆蓋面寬,重點突出,我們將圍繞五個著力,進一步推動各級法院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和部署,更好地服務大局,關注民生,順應時代新需求,滿足群眾新期待,促進工作新發展。(本報記者 婁銀生) 

 

20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