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人生坐標
作者:董正遠 發布時間:2008-07-28 瀏覽次數:1764
時間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從部隊載譽而歸到地方工作已10個年頭了?;仡欉^去,在部隊這所大學校里由一名普通戰士、入學、提升干部,擔任過班長、排長、站長、連隊指導員、代理過營長、教導員,在政治處負責處直和全團軍民共建工作,工作紅紅火火,有聲有色,20多次立功受獎,被所在的縣評為“十佳青年標兵”、“學雷鋒標兵”,分別被軍、師、團和所在地省、市、縣表彰為雙擁共建先進個人,先進事跡在省、市、縣新聞媒體上宣傳報道過,而轉業到法院工作,起初我心情惴惴不安,新的崗位、新的職業,我是否能有所作為?我做出了自以為驚天動地的計劃、決心,發揚部隊的光榮傳統,把部隊的好思想、好作風、好方法、好經驗帶到新地方,乘而立之年再干一番事業來,可萬萬沒想到,到法院后被分到審判一線協助審判員辦案,一干就是五年,我內心覺得前途渺茫,2004年國慶節,是使我重新調整人生坐標,我抱著要為審判事業盡微薄之力的想法,要在宣傳法律,宣傳法院、宣傳法官這塊我執著的土地上耕耘,在不平凡的崗位上要干出不平凡的業績來,2004年10月-2005年9月,利用業余時間寫稿近100篇,在《大豐日報》、大豐電視臺刊用100多篇。
2005年10月我被調到辦公室后,我暗下決心,要在市級、省級、國家級報刊上宣傳法律,宣傳法院和法官。我剛到辦公室,起初擔心干不好工作,但在院領導、辦公室主任和其他同事的熱情幫助下,使我解除了后顧之憂,重新鼓起了勇氣,也漸漸地掌握了寫新聞的一些技巧:根據各個階段新聞宣傳的主題組織稿件,從類似案例中挖掘新意,根據不同媒體的特點和風格撰寫稿件……。
由于自己文學知識忘到腦后已有20多年,無奈,從頭開始,翻書、看資料、逛書店、上網“觀摩”,各種招兒都用上了。由于我家離法院往返10多里,晚上到辦公室撰搞、電子郵件發送材料不便,前年初,我自己投入了1萬元購買了一臺電腦,還購買了打印、復印、傳真、掃描四為一體的復印機,加快了寫稿、發稿的速度,使法院的好人好事、好的做法、好的案例及時報道。
辦公室人少事雜,白天,我要接聽電話,下發通知,取送文件,蓋章印,拍、錄有關會議和法院的審判、執行活動等,無暇顧及文字工作。早晚、雙休日才有時間整理收集的信息材料,反復斟酌,挑選出自認為最有教育意義的兩三個素材,選擇合適的角度寫成信息,反復修改后定稿。有時半夜醒來,躺在床上,我也會把當天閱讀的案例仔細梳理一遍,思考是否有宣傳的價值,一旦覺得有好素材被忽略,不管是午夜還是凌晨,我都會披衣擁衿而坐,坐在床頭草草寫就,第二天打印發送。
我如饑似渴地學習,為了宣傳法律,多寫法院,多寫法官,寫好法院和法官腦子里沒有了休息。三伏天夜里揮汗如雨撰稿,寒冬臘月、數九寒天爬格子到深夜。自己深深感到,只要在日常審判、執行等工作中,勤觀察、細分析,善于動腦、歸納提練,就會感到無論是院領導、中層干部、廣大干警,還是法院、各部門,閃光點太多,總有寫不完的感覺……
通過艱辛努力,先是《大豐日報》、大豐電臺、大豐新聞等縣級像彩票定時開獎般準時上稿,穩穩占據縣級陣地,然后又在地市級《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鹽城電視報》、鹽城電臺上陸續刊用;緊接著《新華日報》、《江蘇法制報》、新華日報網、江蘇法院網、《揚子晚報》、《新民晚報》、《江南時報》等省級報網也對我秋波頻頻;后來也許是誠心所至,連一向大門緊閉的《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法制早報》、《農民日報》、國家普法網、人民法院網等也被我叩開,先后被用了10多篇,舉院皆驚,我從別人信任的目光中找回了久違的自信。是啊!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位置,鷹擊長空,魚游海底,虎嘯山林,龍騰四海。無論是誰,只有找準了位置,確定了人生坐標,才能發揮聰明才智,從此以后,我就把宣傳法律、宣傳法院、宣傳法官;努力維護法院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作為己任,作為自己的愛好和樂趣,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業務時間寫作。早晨5點起床寫,雙休日利用時間寫;基本上,每天早上提前一個小時到辦公室把寫好的稿件用信給郵走,有時間性的稿子用傳真發或電子信箱發了,為了及時報道,有時中午都顧不上吃飯。如205名農民訴湖南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質量糾紛一案,上午宣判,我就利用中午的時間寫、下午及時發出。第二天省級報刊上就發表了該篇文章。平時,對身邊的好人好事、好的做法、典型案例都能及時報道,如《法制日報》報刊上發表的《約定不明確定金應返還》,這篇文章以案說法通過此案告誡人們,在訂立合同中要注意內容細、要具體、不能含糊。又如在《江蘇法制報》報刊上發表的一篇關于兒不贍養老人反而給老人斷電的贍養糾紛一案,我以收獲為題既寫了自己的辦案體會,又寫了老庭長認真辦案的敬業精神,同時又宣傳了大豐法院。如《以誠心換民心》這篇兩千多字的文章在《鹽阜大眾報》(鹽城法苑版)刊登,報道大豐法院始終堅持“人民利益無小事、人民法院為人民”的思想,從維護群眾根本利益出發,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以誠心換來群眾的信賴。如在宣傳廉潔自律的典型,原民一庭庭長季步東在審理一起建設工程合同款糾紛一案,審結后,當事人為了感謝他,委托代理人把裝了2000元現金的信封郵給他,被他婉言謝絕、如數退回。該篇文章報道了他始終堅持這樣一個信條,那就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始終堅持人情面前不動搖,金錢面前不動心,以堂堂正正之舉,時刻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人民法官的形象,讓“清如水、明如鏡”的千年古訓在新時代的法官身上再現。
通過宣傳案例、宣傳法律知識、宣傳法院隊伍建設的舉措和做法以及先進典型,使大豐法院在地方人民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有所提升,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法院、認識法院、能正確評價法院,理解和支持法院的工作。
三年多來,累計寫稿1000多篇,被各級報刊、雜志、網絡媒體等刊用2000多篇,個人被本院和市中院評為宣傳工作先進個人。雖然我比起大人物我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我為審判事業做了工作,我為此欣慰。那種愉悅的感覺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昨夜,我枕著夜心靜謐幸福入眠。我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又一次放飛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我為審判事業做了比過去更多的工作……勇立潮頭,再創輝煌,譜寫軍人風采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