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囑托
作者:黃愛平 發布時間:2008-05-13 瀏覽次數:1711
“伢兒啊,你不能收人家的杲昃啊,我天天看新聞,看見那些受賄被判刑的不值得,你走到這一步也不容易……”。每當我回家看望我的父母時,我的母親都要“叨嘮”我兩句。雖然我已過不惑之年,也是單位小小的中層,但在我母親眼里仍然是一個小孩,就怕我不懂事。
媽媽沒上過幾天學,經常囑托的話并不算多,沒有多少高深的理論,但媽媽的囑托時常在我的腦中盤旋。
媽媽的這些囑托,實際是在為我算政治賬、經濟賬、親情賬。
算政治賬,媽媽是為我的前途擔憂。一路走來不容易,我生長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現在有一個穩定的職業,已覺得比較滿意。一個人從上學、工作、入黨完全是黨和人民的培養,得益于領導的信任、同志們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總希望自己一帆風順,前程似錦。但是,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不堅守節操,把自己的靈魂賣給了"權、錢、色",勢必會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政治前途就此終結,"光榮"和"尊嚴"必然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我媽媽經常看新聞,明白這些道理也非常自然,為我擔憂我很理解她。
在媽媽的囑托中實際還為我算了經濟賬。就目前的工資水平,到退休時還能拿到100萬,退休后至少還有50萬,加起來至少也有150萬的收入,還有各種各樣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如果現在收了人家幾千元錢就有可能為此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價。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通過合法勞動得來的錢才能換來幸福,不義之財帶來的只能是痛苦。錢是花花鈔票,可使你花得開心、玩得快樂;錢也是一種腐蝕劑,可以不知不覺地腐蝕人的靈魂;錢又是一顆炸彈,只要導火索一拉,一切都可能因此葬送。媽媽說的“不值得”我也很理解。
在媽媽的囑托中當然還有親情賬的體現,媽媽的囑托是一種牽掛,是一種關愛,是一種幸福。幸福的家庭不在于物質或金錢的多少,而在于全家和睦相處,心情舒暢,平平安安。一位貪官曾在懺悔書中寫到:"在家庭親情上,弄得我的家人無臉面對社會眾人,一個完整的家庭被我搞得雞犬不寧,氣死老的,急煞小的……"。的確,誰的家中出了一個腐敗分子都不是件光彩的事,鄰居、朋友、同學、同事都會另眼相看,家人抬不起頭、挺不直腰,有的郁悶而生病,有的整天以淚洗面,痛不欲生,甚至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哪里還有溫馨幸??裳??
媽媽的囑托常在我的耳邊回響,要聽媽的話,做媽的好兒子,讓她過一個祥和快樂的晚年,我就必須時刻檢點自己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工作時間和業余時間一個樣,有監督和沒有監督一個樣。只有做到“慎獨”與“慎微”,經受住各種誘惑和考驗,才能維護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先進性,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才能不辜負家中父母的一片苦心。媽媽的囑托,我永遠會記在心中,也會切切實實落實在行動中。
我愛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