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平江法院調研近五年校園安全涉少案件并提出對策
作者:徐歡 發布時間:2010-05-19 瀏覽次數:901
近日,蘇州平江法院根據當前以校園安全為重點的綜治維穩工作要求, 針對轄區中小學數量多、環境復雜的情況,著力加強校園安全形勢研判,全面梳理分析該院審結的涉校園安全及涉學生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對策。
2005年以來,平江法院共審理了6起涉及校園安全的刑事案件,其中1起為故意殺人案件,2起為聚眾斗毆案件,3起為故意殺害案件。分析這些案件,校園安全涉少案件呈現以下特點:1、從主體上看,涉案人員均包括在校學生,同時總有社會無業人員(年紀不大)參與其中或對導致案件發生的糾紛負一定的責任; 2、從案件發生的地點看,一般發生在校園周邊地區,如周邊的網吧,也有個別發現在校園內; 3、從引發案件的原因看,大多緣自學生間的瑣事與爭執,其中1起故意傷人案件就是因為一頂帽子引起的悲劇;4、從后果看,被告人都使用水果刀、彈簧刀等刀具,導致其中2位被害人死亡,2位被害人人體重傷。5、學生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淡漠,一旦受到欺負,未采取正確的辦法向家長或是老師求助,而是以暴制暴,采取更為激烈的方法。6、易演化成群體性案件,發生糾紛后,被告人糾集同學甚至是社會無業人員,向對方打擊報復。
結合近期社會上發生的校園安全惡性案件和重大事故,該院向轄區學校發出司法建議,建議學校加強對在校學生的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校園安全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整治,消除校園安全隱患。
一是加強校園以及周邊環境整治。嚴禁師生及外來人員攜帶管制刀具進入校園,對學生打架斗毆要及時制止并嚴加管教。主動聯系并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門對校園周邊網吧、錄像室、游戲機室、卡拉OK廳、發廊和浴室等營業場所進行清理整頓。加強交通法規教育,尤其是臨街臨路學校,校門口要設置醒目的交通警示牌、斑馬標志線,上學、放學或重大活動人流高峰時段,與交警聯系,請求設立交通安全護學崗。在學校重點部位安裝監控報警設備,對學校的動態隨時掌控,及時處置應對。
二是建立安全事故報告制度。根據發生在校園的各種安全事故的性質、類別、傷亡程度、責任大小,制定具體的責任追究的程序和辦法。學校對每一處安全隱患進行登記注冊,逐級上報,并盡力解決。任何學校安全事故發生后,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隱瞞不報或誤報、漏報。
三是開展校園安全法制教育工作。通過舉辦“法律課堂”、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對在校學生進行校園安全法制教育,重點加強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并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四是做好校園隱患排查化解工作。充分發揮法院社區結對共建的作用,全力化解沉積矛盾糾紛,重點排查梳理拆遷安置、勞動保障、交通事故等案件,消除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