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逆境別忘了“想三天”
作者:劉志惠 發(fā)布時間:2009-03-11 瀏覽次數:1246
溫家寶總理在一次到地方考察時說,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要“想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回顧昨天取得的成績以增強信心,總結經驗為今后借鑒;抓住今天,勇敢面對當前的困難,千方百計去克服;面向明天,度過眼前的危機,謀劃未來的發(fā)展。
其實,在人生的旅途中,當我們面對坎坷與困難、痛苦與挫折時,同樣需要靜下心來“想三天”。因為你的航程不可能總是春風得意,順風順水;你的天空不可能總是陽光燦爛,艷陽高照;你的后花園不可能總是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總有一些事讓你無法釋懷,總有一些時候你會覺得心灰意冷,滿目陰霾。
想昨天,你會發(fā)現,你已經站到了巨人的肩頭。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前行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鑰匙”,回首昨天我們走過的坎坷和成功,鮮花與掌聲,我們就會信心倍增。失敗與沮喪的寒流永遠不能凍僵我們前行的信心。
想今天,就會明白,任何成功都要經過痛苦的磨煉。人生就是競技場,每一次的跌倒與失敗,都是平素的訓練的必修課。須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這樣的心境,在人生大考的關鍵時刻,才能傾力而搏,勝而淡然,敗而泰然。因為最終,還是會有人被淘汰,有人站上領獎臺。淘汰雖然殘酷,但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為獎章和花環(huán),只能屬于最強壯最智慧的競爭者。
想明天,就會看到,明朝的天空更燦爛。過去只是一種經歷,而不是一種負擔。在人生的的歷程途中上,要自信地生存,就要不斷更新我們的人生船帆航行的目標。目標不斷變化、不斷更新,每一項目標,都必須通過奮斗來滿足。新目標需要新動力,每一次航程,都是一次大的調整,也是一次大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要想,明天的目標是什么?
假如寒風凋零了美麗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絕望,岸還在;假如失敗刺痛了你高飛的翅膀,請不要無奈,因為路還在,夢還在,陽光還在,讓我們停下來,安靜地想三天,面對自己的靈魂,與遙遠的記憶細語,與心靈對話。就像用上一架高倍數的“望遠鏡”眺望生命的內存,看看昨天,看看今天,再看看明天,你會豁然開朗,更會會凝力聚信。要奮斗,就會有代價;要前進,就會有困難。沒有大險,無出大勇;沒有大戰(zhàn),何建大功!只有那些能夠在迷茫中堅守、在困難中嘗膽、在希望中奮勇前行的人,才會穿過滿是荊棘的道路,攀上成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