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如何防范負債經營風險
作者:許安海 曹味東 發布時間:2007-05-22 瀏覽次數:2182
民營企業靖江某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原為校辦企業,1998年12月改制為民營企業,主營交通設施,注冊資本518萬元。起初,該企業規模小效益好。2004年,企業為擴大生產規模,向金融部門抵押借款近3000余萬元用于新廠區廠房建造,又以高利方式向民間融資近2000萬元,用于設備改造和添置。2006年8月,因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到期未獲轉貸,加之應收貨款不能及時收回,致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生產逐步處于癱瘓狀態。陸續到期的債權人紛紛向法院起訴,僅2007年一季度,就起訴16件,標的額近千萬元,迫使企業陷入困境,已瀕臨破產。
民營企業靖江某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盲目負債經營,導致瀕臨破產,是當前民營企業經營的一個縮影。企業的自有資本是企業的血脈,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推動力,但完全依靠自有資本發展的企業畢竟非常罕見,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的主要經營手段之一,對一個企業的生產和發展至關重要,運用得當會給企業帶來收益,成為發展經濟的有力杠桿。運用不當,則會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此,筆者結合審判實踐,就民營企業如何防范負債經營風險談點看法。
一、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企業必須立足市場,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預防機制和財務信息網絡,及時地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防范,制定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規避方案,通過合理的籌資結構來分散風險,把風險水平降到最低點。
第一,企業要因地制宜地確定資本結構。企業應合理安排主權資本與借入資本的比例,降低資本成本,選擇合適的籌資組合。要在經營過程中,確定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保持適當的短期變現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動態地監控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財產指標。
第二,企業要適度負債。企業一定要做到適度負債經營,實現風險與報酬的最優組合。民營企業靖江某交通設施有限公司,該企業無視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盲目籌資,一旦資金鏈運轉出現問題,就必然會陷入困境。
第三,制定準確的財務預算。準確的財務預算對于防范和規避企業的負債經營風險具有重要作用。企業根據短期的生產經營活動和中長期的企業發展規劃,預測出自己對資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財務預算工作,安排企業的融資計劃,估計可能籌集的資金量。同時企業可以根據預測的籌資情況來確定資金是否能夠滿足企業資金的需求,并以此安排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四,流動資金動態管理。首先,保持合理的現金儲備,確保企業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其次,保持存貨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如果存貨在流動資產中比重過大,就會影響企業的短期變現能力,同時還可能有跌價損失的風險。再次,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加快貨幣資金回籠。四是,適當推遲還款期限。在保持企業良好的信譽的前提下,保持適當的還款額度可以減少企業資金使用風險,使企業不至于因還款額度過大而承擔較大的財務風險。
二、建立法律風險防范機制
市場經濟首先是法制經濟,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必須置于法律的框架下,企業存續、發展過程中的一切糾紛必須以法律的手段規范、調整和解決。為防范企業經營風險,在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機制的同時,還必須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范機制。
第一,增強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民營企業要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企業資本運營效率,保障企業資產的安全,要增強法律風險意識,切實提高防范和化解法律風險的能力的水平。
第二、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法律監督機制。注意從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補救的不同層次全面構建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特別要加快建立企業在涉及重大投資決策、重要經營活動、資產處置等方面的法律風險監控機制。從本文介紹的某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因借貸引起的系列案件看,如果當初該企業不是以借貸而是以參股投資的方式走直接融資的路徑,那么,該企業便無須陷入今天這樣的困境,以至于瀕臨破產。
第三,落實和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企業要強化法律顧問制度,做到五個落實,即組織落實、人員落實、制度落實、工作落實、效果落實。全面提升企業法律事務工作層次,充分發揮企業法律顧問在參與重大經營決策方面的參謀與助手作用,提高企業法律顧問在合同管理、知識產權保護和訴訟仲裁等事項中的法律管理水平,使企業法律顧問能夠為企業提供優質專業服務,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