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司法能力建設,提高司法服務水平,筆者認為,應從體現人民法院本質和特征的角度出發,大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抓隊伍,強素質,切實提高法官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人為本”理念,是現代和諧、文明社會的基本理念。激活人的能動性、創造性,是加強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建設這篇大文章中的永恒樂章。偏離或拋棄這一理念,司法能力建設將是空談。因此,實施現代司法管理,加強司法能力建設,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緊緊抓住班子建設這個核心,切實加強班子的決策能力建設,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要通過完善制度,規范程序,加強“院黨組會、審判委員會、院長辦公會”三會機制建設,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要通過接受監督、爭取支持,加強內部管理,調動和保護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提高班子組織協調能力和水平。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落實人才興院戰略,提高識人用人的能力和水平。要緊緊抓住隊伍建設這個根本,切實加強法官隊伍整體的政治能力建設。要以加強司法能力建設,提升司法整體水平為目標,重點加強法官隊伍的職業能力建設。加強法官職業能力建設,要立足當前法官隊伍的現狀,從充分體現司法能力建設和法官職業特色的角度出發,通過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和知識型、專業型、學者型法官的培養來逐步實現。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練兵活動,營造學習的氛圍、研究的氛圍,全面提高法官駕馭庭審、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 、裁判文書制作、化解矛盾糾紛、解決復雜疑難案件和執行生效裁判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強化“以民為重”的宗旨理念,抓服務,樹形象,提高人民法院服務大局、服務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現代司法理念是政治文明成果在司法領域的反映。司法也要講政治,這個政治,就是司法要服從和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以民為重”,落實舉措,加強司法能力建設,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也就實踐了司法為民理念。要進一步端正司法指導思想,提高為大局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要圍繞大局,突出重點,確保審判工作與大局同步、合拍。審判工作中,要正確好貫徹黨的政策和執行法律的關系,把黨的政策融于法律執行之中。要正確處理好依法獨立審判與接受監督的關系,在依法行使獨立審判權的同時,把接受人大監督、上級法院監督、媒體監督和群眾監督自覺地融于司法實踐之中。要正確處理好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的關系。 要樹立司法“民本”理念,加大服務人民的能力建設,提高司法為民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踐行“以法為魂”的法制理念,抓質量,保公正,提高人民法院保障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能力。 人民法院擔負衡平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神圣職責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正是永恒的最高目標。“以法為魂”追求公正自然也就成為人民法院的司法靈魂。 要從決策面層上加大司法改革力度,提高和保障人民法院和法官獨立審判的能力。從規范審判程序管理,確保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統一上尋找突破口,以公開促公正。通過司法公開,可以保證人民群眾充分了解司法權力及其運作方式,親自體會到正義實現過程,保障其知情權,從而有助于增強公眾對司法的信任和支持;同時,也有助于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和對審判結果的接受;也有助于防止司法人員的專橫擅斷和消除司法腐敗。 從而保障和促進了司法公正的實現。在司法能力建設過程中,要將司法透明理念貫穿于司法全程,確保應當公開的內容全部公開到位,促進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全面實現。 要通過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活動,宣傳和提升人民法院的形象,對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有激勵和促進作用。通過開展邀請人大代表旁聽庭審、現場監督執行等形式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對于改善和加強審判執行工作,提高執法形象有較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完善措施,加強培訓,注重發揮人民陪審員在社會閱歷、熟知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可以豐富法官在審查案件事實、適用法律中的思維、判斷,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司法民主,接受群眾監督,促進審判工作不斷發展。    

四是倡導“以院為家”的團隊理念,抓團結,聚人心,提高法官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加強法官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司法能力建設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一個單位,一個集體,如果沒有凝聚力,就不會有戰斗力。而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僅來自于科學規范的管理,更來自于法官隊伍團隊精神的培養。一個法官的公正不是真正的公正,一個案子的高效不是真正的高效。只有正確處理好百分之一和百分之百的關系才能實現真正的公正與效率,才能百分之百地實現目標。這就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因此,加強新時期的司法能力建設,必須注重團隊建設。用團隊精神團結人、凝聚人、鼓舞人。通過抓班子,帶隊伍,增強凝聚力、向心力;通過抓中層、抓管理,落實任務目標;通過抓隊伍,抓技能,增強實際工作能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