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姓李的當事人到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執行法官一點開法院運行的審判信息分析研判系統軟件,該軟件立即進行預警提示:該申請執行人在建鄴區法院有一被執行案件,且因無財產久執未結。秦淮法官與建鄴執行法官合力,執結了兩起執行案件。這是南京法院不久前研發使用的審判信息分析研判系統軟件帶來的效應。

  記者在現場演示中看到,該軟件將南京兩級法院的案件數據全面匯總后,自動選取案件當事人、標的物等主要信息進行關聯性匯總分析,然后按照人員、實物、案由、風險等關鍵項對案件信息實行樹形管理,為案件下一步審理提供技術支持。在當事人關聯模塊中,只要當事人在南京兩級法院有訴訟案件或信訪,系統將自動彈出此當事人在其他法院的關聯案件和在其他案件中存在的風險,為法官開庭、判決、信訪工作提供預警分析,為社會管理部門提供誠信管理建議。在標的物關聯模塊中,軟件以標的物作為關鍵點實現“保全、審理、執行、查封”等環節全面關聯,將物與其相關案件和當事人串起來分析,進而為承辦人審理執行提供參考。

  南京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當事人、標的物等案件關聯信息的互聯互通,打破了原來訴訟“信息”孤島現象,分析研判系統輔助法官辦案,進一步提高了辦案質量和效率。同時,也解決了法院案件同案判決尺度的統一。

  目前,該系統軟件已在南京全市兩級14家法院安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