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基礎

1、科學發展觀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最終決定作用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人類歷史的發展,其內在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一個政黨的先進性,也體現在是不是能夠真正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相對落后的社會生產同日益增長的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發展生產力是長期的、根本的任務?!鞍l展是硬道理”,“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是我們黨把握住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也是歷史經驗的總結。發展的內核首先是物質生產的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內存思想是建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基本點上的,離開了經濟建設談發展,就離開了生產力發展這個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

2、科學發展觀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辯證聯系的觀點。社會的發展是由其內在的各個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過程,人類文明進步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發展的過程?!稗q證法是關于普遍聯系的科學”,經濟建設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條件,而政治、文化等事業的發展又反作用于經濟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堅持物質第一性的辯證唯物主義。經濟增長并不是社會發展的唯一指標,也不是社會發展的全部內容。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是互相關聯,互相作用的。人類社會發展的空間和時間的諸多要素,只有達到了協調發展,才能實現人類文明的進步??茖W發展觀基于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想,系統地、全面地、協調地闡述了發展理論,確立了新的發展理念。

3、科學發展觀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觀點。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歸結是人的利益和價值,未來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并且認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就是各項工作始終將人民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不斷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以人為本,既包括作為整體集合的人的利益指向,也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利益指向??茖W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并不是簡單強調個人的絕對自由和絕對利益,這是與西方人本主義的根本區別所在。

4、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第一要義,強調夯實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強調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又符合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經濟建設中,著眼于創造更加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政治建設中,著眼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合法權益,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在文化建設中,著眼于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質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在社會建設中,著眼于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不斷建設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只有這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具有深厚的力量源泉和堅實的社會基礎。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全面推進刑事審判工作

2008年,刑事審判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指導方針,正確實施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依法嚴厲懲處嚴重刑事犯罪,規范刑事司法行為,深化刑事司法改革,扎實推進刑事審判隊伍建設,努力為經濟建設有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刑事司法保障。具體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1、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與樹立刑事司法觀念并舉,促進刑事審判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一是堅持“嚴打”方針與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關系。高度重視貫徹依法“嚴打”工作方針與實施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有機統一,當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相濟,罰當其罪,大力促進社會穩定努力減少社會對抗。二是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要樹立打擊與保護并重的司法理念,做到打擊、追究犯罪與保障被告人合法權益相統一,同時也要依法保障被害人的訴訟權利,著力體現現代司法文明。三是刑罰的懲罰功能與教育功能的關系。以人為本,加強對犯罪分子的教育疏導工作,從而有利于犯罪的預防和社會的長期穩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四是法律效果與鈍化社會矛盾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民憤、社會輿論和依法審判、公正判決的關系,對犯罪分子判處刑罰不能忽略被害人方面的因素和社會認同的因素。同時要把大調解的工作機制貫徹到刑事審判工作中,加強教育和疏導,防止矛盾的積累和激化,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2、堅持發揮刑事司法職能與服務大局與并舉,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刑事審判工作必須堅持大局意識,為實現“兩個率先”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是明確打擊重點,有效打擊嚴重刑事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確保社會安定、群眾安寧、經濟安全,是人民法院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積極構建嚴厲打擊、精確打擊和合力打擊的工作格局。依法審理大要案,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3、堅持維護程序公正與追求實體公正并舉,促進公平正義的實現。

一是保障當事人訴權得到充分行使。要嚴格依法落實法律、法規關于程序的規定,對于規定“應當”或者“可以”的告知事項,都應當履行釋明義務。二是積極探索建立刑事司法救濟機制,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和諧因素。三是堅持量刑適當,實現司法公正。量刑適當是刑事審判司法公正的重要標志,也是被告人合法權益保障的直接體現。四是嚴格證據裁判,保證案件質量。一是注意對定案證據的把握,堅持“兩個基本”的定案原則。

4、堅持改革創新與規范司法行為并舉,促進刑事審判質量的提高。

一是規范職務犯罪的審判管轄工作,注意研究刑事審判管轄中的新情況,完善指定管轄工作機制,切實規范刑事案件的指定管轄工作。二是規范法律適用,注意研究法律適用中的新問題,準確理解自首和立功的法律本意和法律規定,區別對待自首與立功的不同處理,準確打擊犯罪。三是規范定案機制,加強審判管理,探索新形勢下審判指導與監督的有利格局,確保司法公正。四是規范財產刑的適用和執行,平衡主刑與財產刑的有機統一。五是探索實踐刑事和解制度,加強對沖突解決方式的研究。積極探索多元化處理輕罪刑事案件新途徑。

5、堅持重視審判與加強調研并舉,促進刑事司法能力的提高。

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形勢的變化,由此衡量一些行為的罪與非罪、罪輕罪重的標準會隨之變化,刑事犯罪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增多,刑事審判要根據變化的形勢加強調查研究,指導審判實踐,提高審判能力。

6、堅持加強自身建設與強化對下指導并舉,促進刑事審判條線持續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關于加強基層法院工作的精神,不斷增強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指導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形成有效指導機制,促進上下級法院持續發展。一是通過二審案件的審理,實行個案指導。二是通過落實改判、發回重審案件評析制度,實行類案指導。三是通過建立案例發布制度,定期對審判實踐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公布,以統一執法尺度,實行案例指導。四是開展座談研討,及時溝通信息,研究問題,進行調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