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樂趣
作者:董正遠 發布時間:2009-04-28 瀏覽次數:1407
晚飯后我來到位于市郊外的朋友家。他家四代書生,是藏書世家,走進他家的書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他的至理名言:“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書房的各種書籍擺滿書架,顯得恬靜而雅致,墨香撲鼻。
我邊走邊看,不時從書架上拿出感興趣的書籍翻閱,像一個好奇讀者那樣沉浸在瀏覽和閱讀的樂趣中。當聽到其他兩個朋友正在對中國歷史感興趣時,我對他們說,學史首先要讀書,讀書要有選擇。一部好的作品,首先要看作者有沒有豐富的閱歷,深邃的思想和高貴的語言。其次還需要看它有無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一絲不茍的嚴謹作風。要能給人以文化熏陶、思想啟迪和精神力量的書以及那些歷經滄桑、光芒永不磨滅的書。一句話,就是要看好書,才會受益匪淺。
朋友們熱情地邀請我談一談讀書體會。我說,今天是“世界讀書日”,通過讀書形式,以書會友,這對于推動我國每個公民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提倡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將起到促進作用。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沒有發展、沒有前途的。
讀書要有選擇,讀那些有閃光思想和高貴語言的書,讀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下來的書。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我們不僅要多讀書,而且要實踐;不僅要學知識,而且要學技術。要‘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即不僅要學會動腦,而且要學會動手;不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學會生存;不僅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而且要學會與人和諧相處。”
當前,世界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戰勝這場危機,不僅要靠物質的力量,還要靠精神的力量。戰勝這場金融危機,從根本上還是要靠人,靠知識的力量和科技的革命。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時候,我們提倡讀書更具有現實意義。通過讀書溫暖人心、提振信心、寄托希望,通過讀書掌握知識、增強本領、勇于創新。要記住一個真理:書籍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讀書可以改變人,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讀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溫暖。我一直認為,知識不僅給人安全,給人力量,還給人希望,給人幸福。
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形勢,就得多學習、常實踐、勤思考。特別是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如我在法院工作,深深體會到,法律知識和司法理念也更新很快,只有多讀書,才能不落伍,才能避免出現“本領恐慌”,才能不被時代淘汰。因此,堅持不懈的讀書學習,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基礎,是法院干警的安身立命之本,立崗履職之源。
富有哲理的話語使大家深受啟迪,書房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異口同聲地說:“你真是一日不見要刮目相看,這都是多看書的益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