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地區為三市四縣交界之地,人口流動頻繁。包括相鄰縣域在內的流動人口在響水法院轄區犯罪案件數量和涉案人數逐年增多,認定涉案外地人真實身份,存在諸多困難,給當地轄區社會治安和經濟發展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應引起必要重視,而本地人發生概率低。

一、涉及問題

一是規避法律制裁。對曾經犯罪的被告人來說,如認定累犯,對司法實踐中處罰幅度、適用緩刑、假釋等減輕處罰造成極大消極影響,使審判活動效率降低,刑法基本原則無法正確適用,對懲罰犯罪造成不利的影響。為讓自己盡可能減輕量刑,采用虛假自報身份,也就不足為奇。如認定為曾犯罪的情節,也會對自身處罰造成一定的隱射作用。被告人虛報刑責年齡,使應追究刑責變為不予追究,使無減輕或從輕處罰變為有之,這些都是虛報身份行為的動力來源。

二是人口登記制定欠缺。流動人口多,流動性快,使登記制度難以發揮最大效能,外地人的原始身份無法查清,新身份無法認定,造成存在外地人在本地成為“兩不管”的尷尬境地。在司法實踐中,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無法得到保障,無法通知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使之無法行使訴訟權利,被告人的辯護權益得不到保護。

二、建議、解決方法

一是督促重視身份舉證。偵查機關在偵辦案件以往重視犯罪人嫌疑人的有罪、罪輕罪重等情節舉證問題,而忽視了對罪犯嫌疑人的身份舉證,有時會出現,犯罪嫌疑人有犯罪情節,卻不夠刑責條件而不予起訴的現象,既浪費了司法成本,又造成了消極影響。所以重視身份舉證,從思想轉變上入手,在立法上予以體現,必須收集有關身份方面的證據予以證實,使被告人無從規避法律,貫徹罪責相適應原則。

二是創新審判方式。在審判時,要求偵查機關提供被告人的DNA、指紋數據等可以證實個體特性信息的證明材料,可在判決書中附帶自報身份被告人的照片,對被告人準確認定,對此后的相關司法活動提供信息備份。

三是完善身份管理。建立全民身份信息系統,將諸如涉及個人隱私的特性信息如血型、指紋、DNA,隱含在身份證件中,即使偽造身份證件表面信息,卻無從偽造隱性信息,提取此類信息,必須通過專門機關授權。

三、相關涉及方面

一是虛假身份行為定性。假報身份,使司法機關陷入錯誤司法進程,妨害司法機關正常的司法活動,給刑事司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可以建議有關機關做出司法解釋,對此類妨害司法活動予以定性,以便準確處罰;冒用他人姓名,惡意侵犯他人名譽等人身權益,司法機關可告知受害人提起國家賠償或民事賠償訴訟,嚴重的,追究侮辱誹謗刑事責任。

二是處理經驗介紹。首先加強業務素質提高。在始終貫徹疑罪從無的原則下,必須加強業務素質的提高,增強收集全面、詳實的身份證據的意識和能力,使被告人無從虛假身份規避法律制裁;其二加強協作促成合力。在互相協作上要再加強,全力推動刑事司法活動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要切實加強審判工作,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共同分析、研究解決訴訟活動中的身份問題,共享互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提請問題解決。虛報身份,終究原因是信息交流渠道缺乏暢通,給被告人逃避追責帶來可乘之機,所以建議政法部門建立司法信息共享系統平臺,以此為基礎,建立刑事情況信息的收集上報和各級司法機關信息互享制度,確定專室專人負責情況信息的收集匯總,確保信息及時溝通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