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越來越多地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關注和支持,每年教育部門都會聘請一些有法律專業知識和豐富社會經驗、熱心公益事業,積極投身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中青年法律工作、法學教師等作為學校的法制副校長。那么,作為法制副校長如何給青少年上好法制教育課呢?作為從事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一員,筆者擔任中學法制副校長六年多,在此談一談給青少年上好法制課的體會,以期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法制副校長要善于上好法制教育課

青少年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他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如何,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作為法制副校長,首要的任務就是采取多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

(一)抓好法制教育課的事前準備

深入學校上好法制教育課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沒有專門的法制教材的情況下,堅持以宣講法律為重點,內容緊扣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結合近年來我縣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采用以案釋法的方法進行。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枯燥的法律條文講得通俗易懂,使青少年學到自我保護的技能,得到有益的啟示和警示。為了講好法制課,我的體會是功夫要用在課前。

精心備課是上好法制教育課的前題,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備好課可以加強法制教學的科學性、預見性和計劃性,充分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

第一、收集資料。平時做有心人,對報刊雜志上登載的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文章和資料,及時收集、整理、復印、分門別類的存放,以備查考;對近幾年本院刑庭判決的少年案件,做到每案必收判決書;手中掌握大量的理論資料和具體實例,上課時才有豐富、詳實的內容,才能言之有物。

第二、召開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備課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學生、了解學生,要知彼。講課前,我總是先聽取學校政教處的有關同志介紹近一段時間內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傾向性的問題,需要對學生進行那些方面的教育。同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召開小型的學生座談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以及他們有哪些要求,分析他們的心理特征,從而,使講課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第三、認真編寫教案。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根據學校每學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的不同主題,順應學校的教育計劃,科學、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已取得的講課資料進行去粗取精,精心篩選講課材料,認真準備教案。

(二)強化法制教育課上的語言運用魅力

法制教育是一門藝術,是一種通過精心設計的有準備的演講活動。在這里教學語言的運用對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運用好教學語言,則要做到明、準、精。

明??就是法制講座所表達的內容中心要突出,條理性要強,語言的邏輯要嚴密,吐字要清晰。話要說得明白、理要說得清楚,使學生一聽就知道你說的是什么內容、要達到什么教育目的,不能說了一大堆,學生還不解其意。

準??就是法制講座表達的內容政治觀點正確,傳授的法律知識準確,所舉案例真實恰當。講課時,將法律專業知識和案例緊密結合起來,以案說法,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又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精??就是語言精煉言簡意賅,避免晦澀和重復。對特別需要學生掌握的法律內容要用簡潔、淺顯的語言進行講述,不是重點的不重復,與主題無關的不羅嗦,充分利用好上課的時間。

(三)鞏固法制教育課的后續效果

每次上完法制教育課后,我都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討論,鞏固宣講教育的效果。同時,還定期召開問題較多的學生座談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并解答他們的提問。此外,還與表現較差的學生建立通信聯系,如胡集中學高中班有個學生,原在某中學因不守校規轉到胡中后表現仍不好,先后調了幾個班,班主任老師十分頭痛,了解了這一情況后,我主動找其談心,與他交流思想,掌握他的思想動態,并要求他定期向我寫思想匯報,及時幫助他改正錯誤,使他建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

為了提高講課的效果,我努力做到三個性:一是在教育方向上有前瞻性;二是在教育內容上有現實性;三是教育宗旨上有明確的目標性。堅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法制教育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相結合;二是法制教育與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相結合;三是法制教育與道德、理想教育相結合。在對學生開展法制教育時,做到三個注意:一是注意教育的機會,一般選擇在新學期開學和寒暑假前重點教育;二是注意區別對象,針對剛入學的新生和將要畢業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內容,各有側重地進行教育;三是注意課件設計新穎,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易于學生理解,使之印象更加深刻。

二、法制教育的形式要多樣化

堅持集中上課與其他形式的教育相結合,針對學生的生理、心理、性格、思想、思維、行為習慣等特點,除采用說服教育、啟發教育、情感教育等方式外,還積極探索形象化法制教育的方法,加深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一是協助學校組織部分學生觀摩庭審,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那種特殊的氛圍,讓學生從活生生的案例中受到教育;二是在學校組織“模擬法庭”,讓學生擔任模擬法庭的法官、公訴人、律師、法定代理人、被告人、法警。擔任執法人員的學生均著正規服裝,從宣布正式開庭到宣判,均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讓學生通過“模擬法庭”的實踐和旁聽,既感受法庭的威嚴,又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實際能力。三是可適時地組織有劣跡的學生參觀少管所,選擇典型的少年犯懺悔犯罪的過程、分析犯罪的原因,讓學生體驗失去自由的痛苦。

作為法制副校長,只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些教育的方法,才能使學生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得到升華,法制觀念得到提升,才能真正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

三、法制教育的觸角要向課堂以外延伸

針對學校在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可能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侵犯學生權利的不規范行為,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召開教師座談會,對教師進行“依法執教”的輔導,同時,對教師們提出的一些問題,幫助他們解疑釋惑,以提高他們的整體水平、綜合素質,保證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使依法治校變成現實,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形式上。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老師,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為了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我利用學校開設的“家長學?!边@個陣地,與家長們共同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精心選擇典型案例向家長們講述,離開家庭教育子女容易陷入歧途的幾個誤區,建議家長們如何科學地教育孩子,給他們指出在培養教育子女問題上應有的責任和應承擔的義務,對少數只養不教的家長明確告訴他們由于養而不教,可能帶來的危害后果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樣就使學校、家長在教育下一代問題上達成共識、相互配合,學校、家庭齊抓共管,從而克服只見學校在抓、在管,家長很少參與的單一被動的局面。

四、積極參與決策,使法制教育制度化

作為一名被聘用的法制副校長,在學校我從未有過自己是外人的感覺,學校的領導老師總是把我當成他們中的一員,為我專門安排了辦公室,配備了齊全的辦公設備。而我也把學校的工作,當作我工作的一部分,凡是學校涉及到法律方面的事項,我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其中,盡心盡力地去做,為保護學校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盡一個法制副校長應盡的責任。為了把教學中各項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在校領導的支持下,我經常深入學校了解師生們的思想狀況,協助學校抓好依法治校的各項工作。一是定期與學校領導、教師共同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經常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教育;二是參加學校的相關的校務會議,對制定和落實學校法制教育、安全保衛等方面的工作參與決策,給學校領導班子當好參謀,使學校由過去的法制教育隨意型向制度化方向轉變,使學校的綜合治理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幫助推出學校、家長共教責任制,進一步深化學校與家庭聯系制度,共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四是建議學校在班級設立了安全員,協助學校做好安全工作,及時反映不安全隱患和學生不良行為;五是協助學校辦好法制教育的廣播,(每周一次),法制畫廊(每月一期);六是協助學生辦好手抄的法制小報,經常為他們提供一些素材,使小報內容豐富、詳實,可讀性強;七是由學校政教處、團委牽頭和離退休的老教師一起開辦了學生心理咨詢中心,接受學生的信訪和來訪,幫助學生解決自身難以克服的一些問題;八是組織學生收聽午間新聞,讓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和時事政治;九是推出每周一早上進行的“國旗下的誓詞”的儀式,誓詞的內容常講常新,教育學生熱愛祖國,自強自立、遵紀守法;十是建立后進學生跟蹤幫教檔案,對差生相關的情況制作調查表,對他們的個人性格和愛好,不良行為形成的原因,進行調查,同時,還對他們的社會交往和表現情況進行跟蹤管理。有耕耘就有收獲,通過以上十項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校的依法管理、依法決策、依法辦事,從而使學校的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自我擔任胡中法制副校長的幾年時間里,胡中未發生一起違法違紀事件;在全縣依法治校,綜合治理考核中,近幾年胡中均名列前茅。

五、當好法制副校長要有一顆愛心和責任心

法制副校長完全是盡義務的工作,要當好一個名副其實的法制副校長,必須要有視學生如已出的一顆愛心,有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責任感。我的體會是要樹立“三不精神”,即:不辭勞苦、不圖名利、不計報酬。真正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作為預防青少年犯罪,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還要具備“三心”即:當法制副校長要熱心;在學生素質教育方面要與學校領導、老師同心;對工作多動腦、多盡力要有責任心。要盡心、盡力、盡責做好這項工作。

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要有一桶水。作為法制副校長,只有平時注意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法律理論水平,才能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因此,為了拓寬視野、豐富教育內容,我除了學習、理解法律條文外,還自費訂購了有關書報、雜志,同時,注意從青少年的心理、身理等方面,對青少年的不良習慣進行研究,并結合我們法院審結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撰寫了《不良的習慣與青少年違法犯罪》、《家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優良優良品德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論文,并在有關報刊雜志上刊出。

學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不可能通過一、兩次講座或專題教育收到明顯的效果。因此,筆者認為,在學校的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都應注意把法制教育滲透到思想品德和社會公德教育中,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遵紀守法觀念和行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關心青少年,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地成長,對每一位法制工作者來說,義不容辭、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