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南京虐童案”判決表明父母教育權不得越法
作者:朱曉穎 發布時間:2016-01-18 瀏覽次數:2613
中新網南京1月14日電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14日公布2015年度典型案例,備受社會關注的“南京虐童案”--李征琴故意傷害案居案例之首。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評點稱,判決表明,父母對子女教育權不得超越法律邊界。
江蘇省高院人士認為,李征琴故意傷害案在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案件中具里程碑式意義。
法院認為,該案傳遞了一種理念:未成年人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雖有教育管理子女的權利,但該權利應受到國家法律的監督,不得超越法律的邊界。一旦侵害到子女的生命健康權,構成犯罪,國家作為未成年人的最高監護人,將以公權介入。
法院人士表態,法律當為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提供全方位保障,父母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方式亦應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
據法院公布,被告人李征琴與施某斌于2010年登記結婚,婚前雙方各有一女,2012年下半年,李征琴夫婦將李征琴表妹張某某的兒子即被害人施某某(男,案發時8周歲)帶回南京撫養,施某某自此即處于李征琴的實際監護之下。2013年6月,李征琴夫婦至安徽省來安縣民政局辦理了收養施某某的手續。
2015年3月31日晚,李征琴因認為施某某撒謊,在其家中先后使用竹制“抓癢耙”、塑料制“跳繩”對施某某進行抽打,造成施某某體表出現范圍較廣泛的150余處挫傷。經南京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鑒定,施某某軀干、四肢等部位挫傷面積為體表面積的10%,其所受損傷已構成輕傷一級。
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30日判決: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宣判后,被告人李征琴提出上訴。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5年11月20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