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買苦”給孩子受
作者:季曙斌 發布時間:2007-07-17 瀏覽次數:3017
兒子大一放假了,生活規律是上網游戲, QQ聊天直到夜半,然后一覺睡到中午。我們下班回家還要叫醒他吃中飯,看到他這種狀態,很是無奈,可就是無法改變現狀。
于是我和他談:是否愿望打打工,見識見識社會性啊?兒子立馬問:“果有工資拿啊?”,我說:“當然有,你勞動了,會有報酬的。”兒子說:“好,我正無聊呢!”,看得出,他蠻感興趣的。
其實,這個暑假,到處都是找工打的大學生,每個企業并不需要人,原本做工的人們都是計件勞動,多勞多得,多安排一個人進出,就意味原本一塊蛋糕四人分變成六人分了。昨辦?于是我們就托人打招呼收了他,條件是不計較報酬。也就是說,到時工資可能就是老媽開。
上班是早上七點半到下午六點。兒子興高采烈和他的同學一道去了。第一天回家就抱怨:“媽媽,這一天真是太苦了,先是趕上車間搞衛生,滿屋的棉絮飛得我們身上的黑T恤都白了,還嗆人。我們兩人要將原料分類編號打包然后送上車輛去加工。中午休息就在布料上躺躺”;第二天:“這兩天苦是苦,但還是很充實啊”;第三天:“今天車間主任叫我寫個通知貼出,讓我寫了三遍,才滿意,還說寫得算清秀”;接后,天天有好奇的事回家談談,覺得社會上的人和事有意思。有人故意拉他們去干份外活,有人點撥他們不用去,有人笑說:我們都閑了,你們來打什么工?可我兒子就是沒聽明白,還說:“媽媽,我們去了以后,他們輕松多了。”
多日下來,人顯瘦了,黑了。但是晚上睡覺早了,因為第二天還要“上班”呢,當回事在做呢。
不經意間,我聽到他和那個同學的對話:“想想我們第一次拿到老板給我們工資,是何感覺?”兩人一臉的盼望。原來如此,錢當真好掙嗎?總之,我想,當他拿到那份工資時,花得不會很爽吧,那可是自已的汗水換來的。
為何花錢“買苦”給孩子受,就是要讓他做事,讓他在做事中明白責任;讓他受苦,讓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讓他失敗,讓他在失敗中獲得對失敗的免疫;讓他流淚,讓他在流淚中體會淚水鑄造的堅強;甚至可以讓他受點傷,讓他學會體悟舔著傷口前行的偉大與悲壯!別剝奪了他“痛”的權利,別侵犯了他“人”的尊嚴。他有自已的生活和世界,他有太遠的路你不可能陪他去,他必須獨自進入人生的考場,去應付那些你無法預料的莫測的風云。愛的能力說到底其實是造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