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法橋”上聊一聊,我的工錢就有著落了
作者: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 居丹丹 發布時間:2025-04-09 瀏覽次數:677
“沒想到開庭前一天,公告的案件能夠順利調解。‘E法橋’上聊一聊,‘云晤’上簽個字,都沒開庭,我的工錢就有著落了,感謝法官幫我輕松解決難題。”某勞務合同糾紛案件原告代某某在手機上簽署調解書后,感慨地對法官說。
討要欠薪被拉黑只能無奈起訴
2022年8月,于某某向代某某提出,讓代某某跟著其做工。代某某考慮到同村鄰居也在于某某處工作,于是同意了于某某的提議。從2022年8月到10月,于某某按時支付給代某某相應工錢。但是從10月之后,于某某開始拖欠工錢。2023年4月,代某某通過微信聊天將人工單發送給于某某核對,于某某認可這筆費用,并表示有錢就給。后代某某多次催要未支付的工錢,卻發現電話和微信都被拉黑了。于是,代某某至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于某某支付拖欠的勞務費及相應的利息等。
公告案件開庭前意外聯系上被告
立案后,法院經郵寄無法送達,多次撥打被告電話,也均無人接聽。在與原告代某某釋明相關情況后,該案件采用公告送達。
4月7日,公告開庭的前一天,按照工作習慣,書記員姚剛再次嘗試撥打被告電話。
“喂,你好……”電話那邊忽然傳來聲音,竟然打通了!
姚剛在表明身份后,確定電話那邊正是被告于某某本人。在聽了姚剛對案件情況的說明后,于某某表示,自己目前在外地,無法趕來開庭,但是認可原告所說相關欠薪情況。
看到糾紛有化解的可能性,姚剛趕緊對于某某進行釋法說理。于某某也說出了自己的困難,目前沒有還款能力,但現在有工作,希望可以晚點還。
姚剛表示,雙方可以通過登錄“E法橋”,在法官的組織下,在線進行溝通。于某某當即表示同意,并在姚剛的指導下掃碼登錄,經過實名認證后進入到平臺聊天界面。
“E法橋”上順暢溝通達成和解
半小時后,原、被告按照約定的時間準時上線,承辦法官舒馨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經過溝通,原告代某某最終給出了自己的調解方案,要求欠款在2025年12月30日之前一次性付清,并愿意承擔訴訟費及公告費。被告于某某對調解方案無異議。雙方順利達成調解。
隨后,舒馨在“E法橋”平臺發送“云晤”平臺鏈接,指導雙方登錄,順利完成了調解協議的在線確認和簽字。這起糾紛在開庭的前一天得到妥善化解。
“該案件通過‘E法橋’架起的溝通橋梁,從在線調解到簽署調解協議,全程實現線上處置,切實減輕當事人訴累,也有效提升了我們的辦案效率。”承辦法官舒馨感嘆。
據悉,“E法橋”是蘇州中院近期上線的溝通平臺,在全市兩級法院應用,為當事人與法官就案件進行溝通交流搭建起在線“橋梁”。對于依法可以公開的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經實名認證的案件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可使用該平臺,通過文字或上傳圖片、文檔的方式表達訴求。案件承辦人亦可通過該平臺組織當事人在線開展庭前意見收集、調解工作,提升案件辦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