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發布“執破融合”典型案例
作者:江蘇工人報 萬森 發布時間:2025-03-10 瀏覽次數:1165
助產業園解困 600余名員工權益得保障
本報訊2月27日下午,省法院發布江蘇法院“執破融合”典型案例。在某服飾有限公司執行實施案中,法院運用困境企業分級分類紓困挽救機制和“執破融合”工作思路,破解被執行企業名下帶租產業園的處置困境,實現產業園正常經營、員工穩定就業。
據介紹,某服飾有限公司系一家服裝生產企業,后該公司在原址改建科技產業園用于廠房租賃,陷入債務危機后結欠各類債務約6億元,相關案件陸續進入訴訟和執行程序。
昆山市人民法院執行中發現,該產業園通過招商引資已入駐36家企業,日常從業員工600余名。入駐企業均正常運轉,如果直接啟動執行拍賣,需依法解除租賃關系,將嚴重影響入駐企業正常經營和員工就業,也會損害地方招商信用和營商環境評價。為減少執行拍賣對產業園的影響,兼顧各方合法利益,執行法官將案件移送企業重整服務中心“執破融合”團隊,該團隊依托困境企業分級分類紓困挽救機制,研判該公司處于“中期艱難型”等級,需要通過重整方式引入外部投資紓困。于是,“執破融合”團隊積極引導債務人提出申請,對該服飾公司先行預重整,確定了意向投資人并形成了預重整計劃草案。2023年11月,昆山法院裁定對江蘇某服飾有限公司重整。
重整程序中,破產管理人沿用了執行程序中形成的司法評估報告等先行成果,通過司法網拍拍賣投資人資格以確定最優投資人,避免了重復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2023年12月,意向投資人出價1.85億元成為重整投資人。后昆山法院裁定批準了重整計劃,職工債權、抵押權、建設工程優先權、稅收債權全額清償,普通債權人清償率提升了10個百分點,36家企業和600余名員工權益得到保障,各方利益得到最大兼顧。2024年6月,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另外,昆山法院還聯合地方政府對該公司開展信用修復,助力產業園市場口碑、產業價值、就業生態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