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旗背后的司法“雙面繡”
作者: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 丁雯雯 發布時間:2025-02-19 瀏覽次數:274
近日,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雙方合同期限屆滿因結算產生糾紛且涉及本訴、反訴的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承辦法官細致審查當事人提交的300余條視頻證據及海量消費數據,精準認定事實;判決生效后,本訴、反訴原告主動申請解除對方賬戶凍結,實現“雙向解封”。法院判決促雙方定分止爭,高效裁定解除措施,助力雙方權益及時兌現,當事人專程送來“公正司法 情系民生”的錦旗致謝。
本案爭議焦點之一在于合同履行期間消費者充值款項均在被加盟方處,而合同履行期限屆滿后雙方未能續約導致款項結算困難。庭審階段,一方當事人提交了300余條后臺客戶消費信息錄屏;另一方當事人前后幾次提交了300余份客戶出具的情況說明;兩方提交證據涉及客戶消費記錄數千條。為查明真相,承辦法官采用“人工篩查+智能比對”模式,核對雙方當事人提交的錄屏與紙質情況說明,交叉核驗消費數據時間軸,最終鎖定關鍵履約節點,為判決奠定扎實證據基礎。判決作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判決生效后,雙方當事人(本訴原告、反訴原告)主動向法院提交解除對方賬戶凍結的申請。經承辦法官與當事人核實,雙方已自行履行完畢判決義務,矛盾徹底化解。承辦法官立即出具解除保全措施裁定書,確保企業(一方當事人為公司)資金流轉“零延誤”、個人生活(一方當事人為個人)“早安心”。
“感謝法官在這個案件的耐心與付出!”當事人感慨道。本案從審理到判決再到解封,相城法院始終秉持“效率與公正并重、強制與溫情兼顧”的原則。錦旗承載著群眾對法院“剛柔并濟”工作方式的認可,也激勵著司法工作者繼續探索“案結事了人和”的最優解。
從“數據迷宮”中厘清真相,到“雙向解封”傳遞溫度,相城法院始終以“如我在訴”的情懷踐行司法為民,拓寬多元解紛路徑,讓每一個案件的辦理既有法度的剛性,又有為民的暖意,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貢獻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