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裝修“踩雷”,能否拒付裝修款?
作者:如皋市人民醫院 郝玲麗 葛佳雯 發布時間:2025-02-17 瀏覽次數:422
近年來,隨處可見的特色店鋪、爆火網紅打卡地點,帶火了一批批的商業街區和商戶。店鋪經營的成功除了依靠優秀的產品和服務之外,店鋪裝修風格、環境氛圍也成為吸引消費者駐足消費、提升購物欲望的重要因素。可是,隨著裝修要求的不斷提高,裝修過程中因風格不滿意、隨意增項等“踩雷”現象也是層出不窮。出現上述問題,可以拒付裝修款嗎?
2024年,王某某與如皋某裝修公司簽訂《裝修工程合同》一份,約定由該裝修公司為王某某經營的棋牌室進行裝飾裝修,合同約定工程總價款為266000元,雙方另對付款方式和期限等進行了約定。后裝修公司完成了全部裝修作業,但雙方在結算裝修款時卻發生了分歧。王某某認為裝修風格與雙方約定相差甚遠,嚴重“踩雷”,不同意支付剩余裝修款。故裝修公司將王某某訴至法院,要求判令王某某支付裝修尾款及增項費用合計39590元。
如皋法院民一庭郝玲麗承辦案件后,組織雙方交換了證據材料并進行調解。原來,雙方商定時僅對裝修材料和施工圖進行了確認。針對裝修風格只是在微信群內發了幾張網絡圖片用于參考,未明確具體的設計風格或制作設計效果圖。“經營棋牌室,溫馨、舒適且富有吸引力的包間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現在裝修的太‘土’了,哪里還能吸引顧客?”“施工時,原告一直參與并至現場驗收,未對裝修風格提出整改要求,現棋牌室早已投入使用,拒不支付裝修尾款沒有任何理由。”
背對背調解時,發現雙方因為對風格理解存在巨大偏差,又未能及時溝通整改,才導致裝修效果差強人意。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之下,雙方互相作出讓步,王某某支付了部分的裝修尾款。
在裝修時因質量問題、工期、裝修效果不如意等發生的糾紛屢見不鮮。在此提醒各位消費者,在裝修房屋、店鋪前,應當謹慎選擇裝修公司。在簽訂合同時,除了明確工程款的計價及支付方式、時間外,最好對施工項目、材料品牌、規格、工程驗收標準,保修責任、違約責任等也進行明確約定。裝修效果的滿意度與個人的主觀評價相關,為了方便驗收及結算裝修款,雙方除了口頭協商之外,最好制作裝修效果圖。在裝修過程中注重保留結算單、購買原材料憑證、往來聊天記錄等關鍵性證據,對不滿意的地方及時溝通并要求整改,避免‘踩雷’。